中青在线讯(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吴蕴聪) 近日,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暨“一带一路”学院成立大会。会上,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、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从文化的角度,谈及了“一带一路”。他认为,我们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,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。
“多年以前,诗人艾青先生写过几句诗:蚕在吐丝时,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。”莫言幽默地道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,“丝绸之路的出现,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,有了丝绸,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的衣服。”他指出,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,是人类实践的产物,也是历史的产物。
1979年,在改革开放之初,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舞剧——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排演的《丝路花雨》。这部好评如潮的舞剧曾一票难求,后来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,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西方观众通过这部舞剧,了解了丝绸之路,了解了中国艺术,也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。
莫言在演讲中介绍了这部舞剧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,“譬如‘反弹琵琶伎乐天’,造型取自于敦煌壁画,体现了当时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常高妙飘逸的审美观。这样的艺术形象经过舞剧宣扬之后,深深地烙印在中国观众的脑海里。随着它在国际舞台上不断的演出,也深入到了欧洲、美洲、非洲很多国家观众的脑海里面,成为关于中国、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。”莫言认为,这样一部作品所产生的作用超出了文化,也超出了艺术。
2015年,莫言在福建泉州参加亚洲艺术节时观看了福建省歌舞剧院排演的《丝海梦寻》。剧中表现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,和当时中国海港城市繁荣、繁华的生活景象,体现了那个时代航海者的英雄精神以及对大海的敬畏和亲近。
这两部舞剧让莫言感触颇深。他认为,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、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东西,文学和艺术都不会忘记,无论多久都会重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。凡是精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,必定给现代的人以很多的启迪,除了让我们通过艺术欣赏来回顾历史之外,也会让我们通过艺术欣赏和借鉴历史,然后更好地面对现实、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生活。
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,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,留下了诸如敦煌莫高窟这样的伟大文化遗产,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。在莫言看来,丝绸之路,是政治合作之路,也是经济贸易之路,更是文化交流、艺术融汇之路。“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新的故事,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不仅仅应该回忆历史,更应该把眼光放到现在,甚至要看到未来。所以我们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,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。”
纵观以往关于丝绸之路的艺术作品我们看到的是沙漠、骆驼、大帆船、滔天巨浪、敦煌壁画、泉州寺庙等等,莫言觉得,未来关于“一带一路”的艺术创作中出现的很可能是高铁、飞机、巨大的货轮,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的生活,因为,“时代发展了,生活变化了,有关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