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‘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’丝路精神的基础,就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的交往。”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、“一带一路”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习近平主席在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,民心相通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夯实民意基础,筑牢社会根基。
5月14日下午举行的“增进民心相通”平行主题会议,宣布启动《中国社会组织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民心相通行动计划(2017-2020)》“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”以及“增进‘一带一路’民心相通国际智库合作项目”。
“事实上,从丝路精神到和平之路、繁荣之路、开放之路、创新之路以及文明之路,很多都与民心交融有关。”胡必亮告诉本报记者,从张骞出使西域,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开始,一代又一代“丝路人”见证了陆上“使者相望于道,商旅不绝于途”的盛况,也见证了海上“舶交海中,不知其数”的繁华。
民心相通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人文基础,自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4年来,可以说“满眼是风光,处处有故事”。对此,胡必亮深有感触。
2010年,胡必亮去美国华盛顿参加一个有关新兴市场的会议,晚餐时与坐在旁边的一位外国朋友交流,对方递给他一张名片,上面写着“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副董事长”。这位外国朋友谈兴很浓,他告诉胡必亮:“虽然我现在的工作地点在英国伦敦,但不久后我要回自己的国家(吉尔吉斯斯坦)发展,有机会欢迎中国朋友去吉尔吉斯斯坦做客。”
“一别4年后,有一天,远在美国的一位朋友代口信给我,说当年见过的这位吉尔吉斯斯坦的朋友邀请我去当地进行交流,还说其已经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总理了,而且非要找我合作做点事情。”胡必亮告诉记者,当时邀请他的正是时任吉尔吉斯斯坦总理的卓奥玛尔特·奥托尔巴耶夫。
1年后,卓奥玛尔特·奥托尔巴耶夫正式卸任总理职务。随后,他很希望来到中国寻找合作机会。胡必亮说,“他见到我后非常兴奋,说看了中国《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》,觉得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愿景规划。”
为什么好?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布的开放式倡议邀请,任何志同道合的国家,只要感兴趣,都可以参与这一倡议。
“我也要参加‘一带一路’,我认为中国崛起的时代到来了,‘一带一路’是改变历史、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大战略,我们必须要参与其中,进行民间的合作和交流。”卓奥玛尔特·奥托尔巴耶夫说,当前,中亚一些国家仍处于内陆封闭的环境之中,很多国家人口不多,再加上基础设施不发达,交通不便,经济贸易发展起来非常困难。中国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将使得中亚一些内陆国家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方面取得巨大发展,同时还能让当地的能源通道在区域范围内更加畅通。更为重要的是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将使中亚沿线国家再次看到丝绸之路带来的辉煌。因此,中亚国家对“一带一路”倡议非常欢迎。
卓奥玛尔特·奥托尔巴耶夫告诉胡必亮,他看到当前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改善非常快,这些都将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基础,而自己曾经在俄罗斯读博士、工作,对俄罗斯非常了解,可以全身心地投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进一步做好促进中俄关系的使者。同时,他还可以在中国、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进行项目、产业、企业和政府关系的双边或多边对接,把很多倡议内容变成真正落地,把“一带一路”的理想变成现实。
胡必亮告诉本报记者,事实上,像这样民心相通的案例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还有很多。
“一带一路”作为一项写入联合国决议的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倡议,涵盖的地理范围前所未有。沿线国家的国情千差万别,经济体量、发达程度、发展方式等不尽相同,对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接纳度也层次不一,这更需要“一带一路”公共外交要超越国家利益层面,扎实推进民心相通。
胡必亮说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具有空间范围、地域和国别范围上的多元、开放和包容性,需要区域内各国共同推进合作进程,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各国紧密联系起来。而民心相通,不只是加强相互了解,更在于相互信任、共同发展。
这正如卓奥玛尔特·奥托尔巴耶夫在北京《京师“一带一路”大讲堂》上所说:“‘一带一路’不仅仅是政策和道路的联通,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软实力的联通更为重要。习近平主席说过,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,‘一带一路’建设要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信任,因为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立起沟通的桥梁。”
“民心相通”专家
点评
胡必亮说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具有空间范围、地域和国别范围上的多元、开放和包容性,需要区域内各国共同推进合作进程,通过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各国紧密联系起来。而民心相通,不只是加强相互了解,更在于相互信任、共同发展。